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医路先锋 | 湘雅三医院ICU党支部:筑起守护生命的“红色防线”

党总支:第九党总支 科室: 作者: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5-07-09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凌晨三点的ICU病房里,ECMO设备的嗡鸣声与监护仪的滴答声交织成特殊的“生命交响曲”,医护人员专注地调试着呼吸机参数,绿色的屏幕光映照着胸前的党徽——这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36名党员(含2名预备党员)的日常“战场”。

在这间离死神最近的病房里,他们在心电监护仪的波形跳动中践行“医”心向党的誓言,用专业医术与党性修养构筑起守护生命的“红色防线”。

联合党建赋能学科发展 基层帮扶播撒健康种子

2025年4月20日,在江西安源矿工人运动的红色热土上,湘雅三医院ICU党支部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等四家单位党支部携手开展“赓续红色基因・践行大医精诚”主题活动。来自两省的党员围坐畅谈,围绕“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展开头脑风暴,不同地域的重症医学智慧在此擦出火花。

而在更早一年的4月,湘雅三ICU党支部联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湘雅医院等六家单位党支部,在郴州汝城“半条被子”的故事发源地,上演了一场沉浸式党建课。当讲解员站在徐解秀老人旧居前,用带着乡土气息的语调讲述“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往事时,党员们凝视着陈列馆里那条缝补的旧棉被,在斑驳的木窗前重温入党誓词,誓词声与窗外的山风交织,让“为民服务”的初心从历史文本中跃入现实,化作重症医学人“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

“联合党建不是简单的组织联动,而是激活重症医学发展的‘红色引擎’。”在重症医学科主任、支部书记何智辉看来,当与不同省份的支部党员围坐交流时,不同地域的重症救治经验便如同活水交融。“我们分享多学科联合急救的‘新湘雅方案’,也从兄弟单位的‘党建+智慧医疗’中汲取灵感,这种跨省域的资源互鉴让专业知识突破地域壁垒,成为守护生命的共同语言。”

另一边,基层帮扶的种子也在生根发芽。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的ICU病房里,由执行主任、主任助理、执行护士长三人组成的“重症轻骑兵”,不仅带来了呼吸机规范化操作、重症感染精准治疗等“硬技术”,更从零搭建起湖南省最后一个地市级重症质控中心。

“记得刚来时,这里的医生CT引导下穿刺治疗都不敢做。”帮扶团队成员回忆,如今在他们手把手带教下,当地医生已能独立开展四级手术,曾经需要转诊长沙的危重症患者,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救治。

从红色故地的联学共建到湘西山区的精准帮扶,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在跨省域协作中绘就学科发展的同心圆,在基层沃土中播撒“健康中国”的种子,让党旗在重症救治最前沿始终飘扬。

冲锋在前 危急时刻更显党员担当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党员始终冲在抢救一线,直面危难,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新冠疫情期间,重症医学科党支部成为医院抗疫的核心力量。支部党员先后支援武汉、上海、三亚等地,在全国抗疫大局中展现新湘雅担当。当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支部以科室人员为班底,紧急组建院内重症新冠病房,接收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开展短期强化训练。

培训要快、质控要严,每个环节都关系患者生死。那段时间党员们白天进病房、晚上带教,用“白+黑”模式确保新团队快速上岗。

“10·21”新田特大山火发生时,接到救援指令的何智辉连夜赶赴现场,带领团队制定“一人一方案”救治策略。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消防队长被送到科室时,全身焦黑、生命垂危,经过数月救治,分流到湘雅三医院的9名烧伤患者全部存活,其中队长康复后顺利结婚生子。“他用身体护着队友,我们就得用命护着他。”何智辉说起该患者如今已经当爸爸后,满脸欣慰与骄傲。

在新冠疫情时逆行支援多地、紧急组建重症病房培育救治力量,在山火救援中连夜制定精准方案抢回九名重伤员生命,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用实际行动让“人民至上”的信念在急难险重中闪耀出最温暖的医者光芒。

党建引领结硕果 活力支部展风采

重症医学科党支部所在科室具备强劲的综合实力。科研领域,国家优青袁芳芳与其团队在脓毒血症诊疗领域的研究成果惠及省内外数千患者。人才培养方面,支部创造了多个“第一”:培养出湖南省首个重症医学专业省级优秀毕业生,输送了首位硕士毕业即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格的学生。每两周一次的“新湘雅·重症对话”线上直播课,要求全科室考勤,课程内容经支委严格审核,已成为省内重症医学领域的品牌学术活动。

在医院医师节活动中,青年党员们以“音诗话”形式表演的节目广受好评;党员护士翟明达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多次担任院内大型活动主持。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培养模式,让年轻党员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全面发展。

身处直面生死的ICU,支部深知人文关怀与专业救治同等重要。支部每月为新进人员讲授“第一课”,重点强调重症伦理与沟通艺术,要求医护人员将专业术语转化为温情表达,具备共情能力,在充分尊重生命规律和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尤其是在面对预后不佳的患者时,更要注重与家属的沟通技巧,权衡积极治疗与缓和医疗,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去。其主导的慕课已登录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并获评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关于重症伦理、沟通技巧等内容也面向社会开放,惠及更广泛人群。

在ICU,抢的是时间,守的是初心。只要生命还在跳动,党旗就永远在救治一线飘扬。从抗疫前线到山火救援现场,从联合党建课堂到基层帮扶阵地,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在守护生命的战场上,始终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3940 总访问人数:414368379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