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耐药性更新(Drug Resistance Updates,IF:21.7;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在线发布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王龙/熊伟团队题为“纳米颗粒介导的降脂药物线粒体重定位重塑能量代谢以克服获得性免疫耐药性(Nanoparticles-mediated Mitochondrial Relocation of Lipid-lowering Drugs Shape Energy Metabolism to Conquer Acquired Immune Resistance)”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湘雅三医院王龙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湘雅三医院熊伟医师、2022级博士研究生李铖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湘雅三医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兼通讯作者单位。
CD276 是近年发现的 B7 家族免疫检查点蛋白,在膀胱癌逃逸免疫攻击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由于其表达的信号通路尚未明确,针对CD276 的调控策略长期匮乏,成为免疫治疗领域的 “卡脖子” 难题。
泌尿外科王龙/熊伟团队研究发现: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非诺贝特酸(fenofibric acid,FFA),兼具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和糖酵解的能力,可同时下调 CD276 和 PD-L1 的表达 —— 这意味着,降脂药能 “跨界” 成为双靶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药物来源。为了更好地将FFA传递到肿瘤线粒体,该团队通过“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将线粒体靶向分子IR-68与FFA结合,制备了IR-FFA,并将其加载到白蛋白(Alb)中,形成一种新型纳米佐剂(IR-FFA@Alb)。这种策略通过高效抑制线粒体OXPHOS 和糖酵解,减少 ATP 生成,进而影响AMPK/mTOR 信号轴,最终实现CD276 和 PD-L1 的共抑制。该研究不仅发现了降脂药的免疫治疗潜力,其提出的“老药新用” 结合纳米递送技术的治疗策略,还有望快速推进临床转化,为膀胱癌等实体肿瘤的免疫联合治疗提供新思路。
IR-FFA@Alb纳米颗粒通过PD-L1和CD276的共同抑制克服了放疗的免疫耐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王龙/熊伟团队长期致力于泌尿系肿瘤的医工交叉融合课题的研究工作,团队成员在医学、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实践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Drug Resistance Updates(2025)、Advanced Science(2024)、J Control Release(2022)、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21)、Materials & Design(2024)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原创性论文。该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507000)、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0779、82303571、2237709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J40912)等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8764625001268
[上一篇] 陈良建教授医工结合团队在多个高水平期刊发...
[下一篇] 血液内科举办中法多发性骨髓瘤学术交流 国际...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02102 总访问人数:45674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