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明英姿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君教授团队联合在肝病学顶级期刊Gut(中国科学院一区一区,影响因子25.8)发表题为“Single-cell multimodal analysis reveals the dynamic immunopathogenesis of HBV-ACLF progression(单细胞多模态分析揭示HBV慢加急性肝衰竭进展的动态免疫发病机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明英姿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移植科彭博主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短期内死亡率极高的危重症综合征。在我国,ACLF最主要的原发疾病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ACLF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但针对HBV-ACLF免疫发病机制深入的、系统性的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运用单细胞多模态分析,全面绘制了HBV-ACLF疾病进展中的免疫反应动态图谱,揭示了其发病机制并提出潜在的治疗靶点。同时,本研究提出了与预后密切相关的六种免疫模式,为HBV-ACFL的免疫分型、预后评估及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肝移植是治疗ACLF最有效的方式。但是,ACLF患者在肝衰竭的同时,往往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肾脏功能障碍等肝外器官功能受损或衰竭,对肝移植团队的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有极高的要求。湘雅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以ACLF肝移植为特色,在明英姿教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数百例ACLF肝移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术后生存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明英姿教授团队积极开展ACLF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发表了多篇原创性成果。
相关背景:
明英姿教授,“湘雅名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移植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湖南省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华医学奖、华夏医学奖等重要奖项。任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和分配管理委员会(OPO)常委等职。
李君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病学会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主持国自然(重点)、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9项,在Gut、J Hepatol、Hepat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上一篇] 湘雅三医院承办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20588 总访问人数:425864633